標準分級制度
美國農業部(USDA)的牛肉評級制度,是由屠體成熟度(maturity)以及油花含量(marbling)兩種因素來決定,共分8級,分別如下:- 1. 極佳級-Prime
- 2. 特選級-Choice
- 3. 可選級-Select
- 4. 合格級-Standard
- 5. 商品級-Commercial
- 6. 可用級-Utility
- 7. 切塊級-Cutter
- 8. 製罐級-Canner
牛肉屠體品質等級的評定
品質等級是牛肉風味(flavor),柔嫩度(tenderness)以及多汁程度(juciness)的一種指標。主要是由成熟度(maturity)以及肋眼肌的大理石紋脂肪含量(marbling)兩種因素來決定。茲就此兩種決定因素說明如下:1.成熟度:
依USDA評級系統,主觀地查視骨骼結構及瘦肉顏色來研判其生理的成熟(非實際的成熟年齡),而將它評成A至E五個等級。軟而色紅且多孔。 胸椎骨上之軟骨尖:軟而色白且肋骨小而趨於圓形。 骨氐骨:僅部份融合。 腰椎骨上之軟骨尖:僅稍許骨化(硬化成骨)。 瘦肉顏色:鮮艷。胸椎骨上之軟骨尖:輕微骨化。 骨氐骨:完全融合。 腰椎骨上之軟骨尖:完全骨化。 瘦肉顏色:鮮艷。胸椎骨上之軟骨尖:幾乎完全骨化。 瘦肉頻色:較A級及B級之顏色深暗些。胸椎骨上之軟骨尖:完全骨化,且只有少許此類軟骨尖之輪廓殘存,肋骨平坦,色白且相當寬大。胸椎骨上之軟骨尖:完全骨化,且軟骨尖的輪廓完全消失。 瘦肉顏色:暗紅色。按此標準分級,各級的成熟度估計的年齡範圍如下: - A 級:大約9~30個月齡。
- B 級:大約30~42個月齡。
- C 級:大約42~72個月齡。
- D 級:大約72~96個月齡。
- E 級:超過96個月齡。
2.肋眼肉上之大理石紋脂肪度:
係指第12及第13根肋骨間之肋眼肌切面上之瘦肉中的脂肪斑紋的含量。評級時,依指肪斑紋含量與分佈的情形,主觀地將它評成如下的十個等級:- 1 級富量(Abundant)
- 2 級多量(Moderately Abundant
- 3 級次多量(Slightly Abundant)
- 4 級中量(Moderate)
- 5 級普通量(Modest)
- 6 級少量(Small)
- 7 級微量(Slight)
- 8 級稀量(Traces)
- 9 級幾乎全無(Practically Devoid)
- 10 級 全無(Devoid)
美國標準肉牛屠體分級用之肋眼肌大理石紋脂肪含量的標準範圍。
最後以上述兩種決定因素評鑑所得的等級,依下表一綜合成牛肉屠體品質等級。此種品質等級共區分成八種,即
- 極佳級(U.S. Prime)
- 特選級(U.S. Choice)
- 可選級(U.S. Select)
- 合格級(U.S. Standard)
- 商用級(U.S. Commercial)
- 可用級(U.S. Utility)
- 切塊級(U.S. Cutter)
- 製罐級(U.S. Canner)
在生產線上,屠體牛肉被評級為極佳級,特選級者,則在屠體上滾上級印,而評鑑等級為可選級,合格級,商用級,可用級……等者通常均不滾印,總稱之為No-rolls(不滾印級)。而此類不滾印者占極大的百分比(約50%所有經評級的屠體)。
另外,如果發現屠體瘦肉顏色非常深暗(如暗切肉),且有些黏著,此屠體即視為級外品,而不予評級。部位解說
肩胛部 ChucK
由於肩胛是經常運動的部位,肌肉發達,筋多,肉質較堅實。
而肩胛部又可分為:是附著於肩甲骨上的肉,富油花且肉質嫩,是極佳的牛排、燒烤及火鍋片用肉。含有許多細筋路、口感Q、油花多、嫩度適中、具獨特風味。適合牛排、燒烤及火鍋片用肉。肋脊部 Rib
牛的第6~12根肋骨間。肋脊部的運動量較小,中間有筋,結締組織受熱易膠化,肉質較嫩,油花均勻,具獨特風味,是極佳的牛排部位,而俗稱的沙朗牛排即是切自肋脊部,常用於煎、蒸、火鍋等方式烹調。參閱:高級肋排,6-8人份- 老饕牛排/上蓋肉牛排(英文:Ribeye Cap/Top Cap Steak)
老饕牛排為順著肋眼牛肉之筋膜所切下的上蓋肉,為肋眼牛排的精華部位,數量稀少,其大理石油脂花紋分布均勻,肉質口感滑嫩十分鮮甜且肉汁滿溢,建議熟度5~7分熟此部位取自牛隻肋脊部靠近背脊之肌肉,肉質嫩度僅次於菲力,大理石紋的油花多且分佈均勻,肋眼牛排通常中間會有一塊明顯的油脂,建議燒烤到5~7 分熟,把油脂燒透,散發出牛油香味來吃是最美味的,肉質鮮嫩具有嚼勁,可說是最受歡迎也最被人熟知的牛排部位,台灣一般所稱之”沙朗牛排”即為此部位。如未去除肋骨的切塊,比較粗礦的吃法,又稱為 Cowboy steak 或 Rib Steak。這個部位是位於胸腔左右兩側,富大理石紋脂肪,肉質鮮美,又可區分為兩種肉:- 牛小排:香Q滑嫩、骨頭具有香味,適合烤、煎、炸、紅燒等方式烹調。
- 牛肋條:肋骨間的條狀肉,油花多、受熱後油花與肉質熔為一體,汁多味美、入口即化,是紅燒牛腩、紅燒牛肉麵常用的部位。
前腰脊部 Short Lion
腰脊肉的運動量較少,肉質較嫩,大理石紋油花分布均勻,是屬於大里肌肉的後段。此部位適合以煎、烤牛排方式烹調,也常用於蒸牛肉、火鍋片、鐵板燒等。像是丁骨、紐約客牛排,正是由此部位的肉切得。- 紐約客/New York Steak,Club Steak,Strip Steak,Strip Loin Steak)
取自牛隻的前腰脊肉部位,由於此部位運動量稍多,因此肉質較緊實,其油花分佈均勻,油脂含量介於肋眼與菲力之間,具豐富牛肉風味適合豪邁地品嘗, 嚼起來富有肉感非常過癮,建議3~5分熟度。在美國此部位是在牛排館、Club常見的牛排使用部位,也稱叫Club Steak。- 丁骨牛排/紅屋牛排(英文T-bone/Porterhouse Steak)
取自牛隻的前腰脊部位,將丁骨牛排中間的丁骨拆開,分別是一片菲力牛排與一片紐約客牛排,這兩塊部位的性質差異大,菲力牛排屬於精瘦鮮嫩,而紐約 客則具嚼勁及油花,丁骨牛排恰好同時滿足兩種需求,其份量通常較大份,建議熟度3~5分熟。不過,腰脊肉切片位置的不同,其菲力與紐約客大小和比例也會不 同,如果切片的部位比較靠近尾端,菲力的部份直徑較大,那這樣的丁骨稱做 Porterhouse ,若切片靠近頭部,其菲力部分會越來越小,甚至剩薄薄一片,組成大多為紐約客,這就是典型的T-bone。腰內肉 Tenderloin
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小里肌肉,是運動量最少、口感最嫩的部位,常用來做菲力牛排及鐵板燒。後腰脊肉 Sirloin
一般所稱的沙朗肉應該是屬於此部位,可分為上下二部分,而上部分的肉質細嫩且含油花又可再分為二種:- 上後腰里肌肉:肉質細嫩,是很不錯的牛排肉、燒烤肉及炒肉。
- 上後腰嫩蓋仔肉:口感最嫩的肉之一,是上等的牛排肉及燒烤肉。
後腿部 Round
「鯉魚管」居外側後腿肉部位,狀似菲力,但是肉質比較粗且硬實,處理時最好先去筋或以拍打方式加以嫩化處理。通常被用來當作炒肉或火鍋肉片。
前胸/Brisket
腹脅/Flank
腹脅肉的肉質纖維較粗,常在修去脂肪後,以腹脅排的方式販賣,也可用來當作薄片燒肉。腱子/Shank
又為牛腱心,是屬於常運動的部位,筋紋呈花狀,烹煮後Q勁又多汁,口感極佳。適合滷、清燉,或是切薄片後以火鍋、炒的料理方式食用。如何挑選新鮮好牛肉?一看二聞三摸
色澤鑑別
新鮮肉—肌肉呈均勻的紅色,具有光澤,脂肪潔白色或呈乳黃色。
次鮮肉—肌肉色澤稍轉暗,切面尚有光澤,但脂肪無光澤。
變質肉—肌肉色澤呈暗紅,無光澤,脂肪發暗直至呈綠色。
氣味鑑別
新鮮肉—具有鮮牛肉的特有正常氣味。
次鮮肉—稍有氨味或酸味。
變質肉—有腐臭味。
黏度鑑別
新鮮肉—表面微干或有風乾膜,觸摸時不粘手。
次鮮肉—表面乾燥或粘手,新的切面濕潤。
變質肉—表面極度乾燥或發粘,新切面也粘手。
彈性鑑別
新鮮肉—指壓後的凹陷能立即恢復。
次鮮肉—指壓後的凹陷恢復較慢,並且不能完全恢復。
變質肉—指壓後的凹陷不能恢復,並且留有明顯的痕跡。
注水牛肉如何識別?
牛肉注水後,肉纖維更顯粗糙,暴露纖維明顯;因為注水,使牛肉有鮮嫩感,但仔細觀察肉麵,常有水分滲出;用手摸肉,不粘手,濕感重;用干紙巾在牛肉表面,紙很快即被濕透。而正常牛肉手摸不粘手,紙貼不透濕。
如何辨別冷凍牛肉是否新鮮呢?
此時,首要掌握肉品顏色,再來注意包裝是否缺損、底層有無流出血水,接著認明有台灣優良農產品CAS標章,注意製造與保存日期。
還從肉湯來判斷。當凍牛肉解凍之後,肉湯比較透明而且毫無雜質,那麼說明這種牛肉質量過關。如果肉湯比較渾濁,那麼說明凍牛肉不是很好。
解凍牛肉有講究
不少市民喜歡買一大塊牛肉放在冰箱裏,要烹飪的時候就拿一小塊出來做,解凍牛肉也有講究。盡量不要把冰凍的牛肉放在常溫下化解或是用熱水衝洗,最好把凍牛肉放在冰箱的冷藏室(不是冷凍箱)中緩慢解凍,這樣盡可能保證牛肉裏麵的汁水不流失,生牛肉解凍後,最好在1到2天吃完。此外用微波爐解凍也是一個好辦法,用微波爐解凍的牛肉,必須馬上烹煮。此外,用微波爐解凍的牛肉,如果再放入冰箱冷凍,必須加熱至全熟。
組合牛肉的分辨方法
牛肉原肉的筋都是自然生長,所以撥開時,能看到筋肉分離、像牽絲一樣;撥開組合肉,則容易分離;組合肉表面是水水滑滑,牛肉原肉則摸起來滑中帶一點黏性;而組合肉和原肉雖然都會有血水,但組合肉是重組肉,不同於整塊牛排擁有自然的血肉黏著,因此組合肉一切就開,切開後血水流出量較多也較快。牛肉各個部位的中英文對照
一、肋脊部(RIB)
- 1. 修清肋眼肉(沙朗、修清肉眼)RIBEYEROLL
- 2. 去骨含側唇肋脊肉(沙朗)RIBEYEROLL, LIP-ON
- 3. 帶骨含側唇(肉眼)肋脊肉 RIBEYE,LIP-ON, BONE-IN
- 4. 肋排骨 BACKRIBS
- 5. 肋脊皮蓋肉 BLADEMEAT (SPECIAL TRIM)
- 6. 去骨牛小排(肥牛肉)BONELESSSHORT RIBS
- 7. 帶骨牛小排(牛仔骨)BONE-INSHORT RIBS
- 8. 牛肋條(腩條)RIBFINGERS (INTERCOSTAL MEAT)
- 9. 網捆粗修帶骨肋脊肉 RIB,NETTED
二、前腰脊部 (SHORTLOIN)
- 1. 帶骨前腰脊肉(丁骨)SHORTLOIN
- 2. 帶骨前腰脊肉(紐約克、帶骨西冷)BONE-INSTRIP LOIN
- 3. 去骨紐約克(外條、西冷)BONELESSSTRIP LOIN
- 4. 去板筋前腰脊肉 BONELESSSTRIP LOIN, STEAK READY
- 5. 帶側肉、去脂腰裡脊肉(帶邊牛柳)TENDERLOIN,SIDE MUSCLE ON
- 6. 去側肉、去脂腰裡脊肉(去邊牛柳)TENDERLOIN,SIDE MUSCLE OFF
- 7. 全修清去膜腰裡脊肉(腓力、牛柳)TNDERLOIN,SIDE MUSCLE OFF, SKINNED.
三、後腰脊部(SIRLOIN)
- 1. 上後腰脊肉 TOPSIRLOIN BUTT
- 2. 下後腰脊翼皮肉 BOTTOMSIRLOIN BUTT, FLAP
- 3. 下後腰脊球尖肉 BOTTOMSIRLOIN BUTT, BALL TIP
- 4. 下後腰脊角尖肉 BOTTOMSIRLOIN BUTT, TRI-TIP
四、肩胛部 (CHUCK)
- 1. 帶骨方切肩胛肉SQUARE-CUT CHUCK
- 2. 上肩胛肉 SHOULDERCLOD
- 3. 上肩胛脊底肌(板腱)TOP BLADEMUSCLE
- 4. 肩胛裏肌(黃瓜條)CHUCKTENDER
- 5. 去骨肩胛小排(肥牛肉)BONELESSCHUCK SHORT RIBS
- 6. 下肩胛眼肉捲(梅花、前腿心)CHUCK EYEROLL
- 7. 下肩胛翼板肉 CHUCKFLAP
- 8. 下肩胛襯底板肉 CHUCKFLAT RIB
- 9. 下肩胛肋眼(沙朗)心 CHUCKEYE LOG
五、前胸(BRISKET)
- 1. 去骨前胸肉(牛腩)BRISKET,BONELESS, DECKLE-OFF
- 2. 修清前胸肉(修清牛腩)BRISKET,NOSE-OFF
- 3. 前小腿腱 FORESHANK (CONICAL MUSCLE)
六、胸腹 (SHORTPLATE)
七、腹脅 (FLANK)
八、後腿部 (ROUND)
- 1. 上(肉側)後腿肉(頭刀)TOP(INSIDE), ROUND
- 2. 後腿腱子心 HINDSHANK (HEEL MUSCLE)
- 3. 外側後腿肉(鵝頭、三叉)BOTTOM(GOOSENECK) ROUND
- 4. 外側後腿板肉 FLAT OFROUND
- 5. 外側後腿眼肉(鯉魚管)EYE OFROUND
- 6. 後腿股肉 KNUCKLE
- 7. 修清後腿股肉 KNUCKLE,PEELED
九、牛雜
- 1. 牛舌 OXTONGUE
- 2. 牛肚 OX TRIPE
- 3. 牛肝 OX LIVER
- 4. 牛大腸 OXINTESTINE
- 5. 牛尾 OX TAIL
牛肉各部位料理
- 最嫩的牛肉是牛柳,做牛排最好選牛柳、莎朗和肋眼。
- 燉湯最好選肚子上的肉:牛腩、牛腹、牛胸都是煲湯的好材料。
- 如果做牛肉餡、牛肉餅或是做牛肉丸,最適合選牛肩頸部的肉,這裏的肉肥瘦兼有,而且肉質幹實,會比嫩肉的部位出餡率高15%左右。
- 牛腿、牛臀上的肉最適合紅燒。
參閱
留言
張貼留言